景点介绍

景点介绍

殉道者纪念碑 (Martyrs’ Memorial)

矗立在牛津圣贾尔斯街头的殉道者纪念碑(Martyrs’ Memorial),是为纪念16世纪三位宗教改革者——克兰麦大主教(Thomas Cranmer)、拉特默主教(Hugh Latimer)与里德利主教(Nicholas Ridley)而建。三人因坚持新教信仰,在玛丽一世(“血腥玛丽”)统治下被判为异端,于1555年至1556年间在不远处的布罗德街火刑柱上被处以火刑。

这座哥特复兴风格的纪念碑建于1843年,由著名建筑师乔治·吉尔伯特·斯科特(George Gilbert Scott)设计,其灵感来自于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前的十字架。尽管它的设计最初曾遭到一部分牛津居民反对,但如今它已成为牛津街头最具标志性的纪念性建筑之一。

纪念碑不远处的地面上,至今仍可以看到刻有火刑地点的十字石板。而纪念碑本身,不仅是一段悲壮历史的见证,也象征着宗教自由与信仰坚守。它提醒着过往行人,这座宁静古城,曾经也历经思想与信仰的烈火洗礼。


贝利奥尔学院(Balliol College)

贝利奥尔学院创立于1263年,是牛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,由苏格兰贵族约翰·贝利奥尔资助建立。它不仅是牛津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以其政治氛围浓厚而闻名,历届校友中包括三位英国首相:赫伯特·阿斯奎斯、哈罗德·麦克米伦与鲍里斯·约翰逊。

学院坐落于市中心布罗德街旁,外表低调,入口并不起眼,但一旦穿过院门,便能看到内部典雅的中世纪庭院和哥特风格的建筑群。图书馆藏书丰富,教堂肃穆庄严,而餐厅则保持着维多利亚时期的装潢,仿佛一瞬间将人带回几百年前的牛津学子日常。

贝利奥尔以激烈的学生辩论和浓厚的政治讨论文化闻名,甚至在19世纪末被称为“社会主义者的大本营”。而今天,虽然少了些激进色彩,学院依旧保持着其自由、进步与学术严谨的传统,是牛津最具活力与思想碰撞的学院之一。

三一学院(Trinity College)

成立于1555年的三一学院以其宁静的庭院和富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闻名。尽管它不像部分老学院那样广为人知,但它是牛津最富有的学院之一,其花园尤其令人称道,是春夏牛津最安静宜人的散步之地之一。

这所学院还以其音乐传统著称,每年定期举办合唱和室内乐表演。虽然不像隔壁的贝利奥尔那样政治色彩浓厚,三一更像是一座理想化的学术花园,适合沉浸于书本与自然之中。

科学历史博物馆(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)

这家博物馆原名牛津科学博物馆,藏于一座17世纪的建筑内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专为科学而建的博物馆。馆藏包括牛顿的望远镜、爱因斯坦的信件,以及中世纪炼金术器具等文物。最吸引眼球的展品之一是爱因斯坦使用过的黑板,上面保留着他亲手书写的公式,静静讲述着人类求知的旅程。

谢尔登剧院(Sheldonian Theatre)

由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·雷恩(Christopher Wren)设计,谢尔登剧院建于17世纪,是牛津大学的重要典礼场所。该建筑内部呈八边形穹顶,装饰着宏伟的天顶画,是牛津授予学位及举办音乐会的主要场地之一。登上顶部,还能饱览牛津全城的古典屋顶风景。

叹息桥(Bridge of Sighs)

牛津的叹息桥本名赫特福德桥(Hertford Bridge),连接赫特福德学院两侧,横跨新学院小巷。虽然它的名字来源于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,但实际上两者在用途和风格上并无太多相似。传说这座桥是牛津最上镜的地方之一,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与明信片上,是游客“必拍打卡”地标。

博德利图书馆(Bodleian Library)

牛津的灵魂图书馆之一,博德利图书馆自1602年起服务于大学,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,仅次于大英图书馆。它拥有超过1300万件藏品,包括莎士比亚时期的原版手稿、牛顿的文献、以及现代重要的学术期刊。游客可在导览下进入壮丽的阅览大厅,感受知识与历史的厚重气息。

拉德克里夫图书馆(Radcliffe Camera)

这座圆形建筑是牛津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,由建筑师詹姆斯·吉布斯设计,建于18世纪,用作医学图书馆,如今归属博德利图书馆系统。外形庄严又典雅,其名字“Camera”来源于拉丁语,意指“房间”。游客虽不能随意入内,但在周边草坪拍照或绕行建筑一周,已足以感受其恢弘气度。

万灵学院(All Souls College)

万灵学院是牛津最神秘的学院之一。它不招收本科生,只录取少数博士后及研究员,以卓越研究闻名。最出名的或许是它的入学考试:曾经包括一篇题目为“什么是灰色?”的作文,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之一。学院建筑宏伟、气氛静谧,是牛津最接近象牙塔本意的存在。

圣玛丽教堂(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)

这座教堂既是牛津的大学教堂,也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。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,三位殉道主教的审判就曾在这里进行。教堂塔楼可供登顶,是俯瞰高街与拉德克里夫图书馆的绝佳地点。内部仍定期举行礼拜与音乐活动,既庄重又温馨。


高街(High Street)

被诗人马修·阿诺德称为“英格兰最美的街道”,高街贯穿牛津老城核心地带,两侧分布着诸多学院、商铺与教堂。漫步其间,不时可见学生骑车穿梭,或身穿礼袍步入考试会场,是牛津活力与传统交织的缩影。


基督堂学院(Christ Church College)

牛津规模最大、名气最响的学院之一,由亨利八世于1546年建立。学院同时是教堂与学院的合体(Cathedral College),也因此拥有自己的大教堂。这里是《哈利波特》中霍格沃茨餐厅的取景地,而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灵感也起源于此,作者道奇森正是此校数学讲师。

埃克塞特学院(Exeter College)

成立于1314年,埃克塞特学院是牛津第四古老的学院。其小巧精致的庭院和教堂被誉为牛津最美学院之一。学院培养出许多文学名人,包括《魔戒》作者托尔金。学院的屋顶花园曾登上《新娘杂志》的婚礼拍摄推荐地点,可见其景致之迷人。

新学院(New College)

尽管名为“新学院”,其实建于1379年,堪称“古老的新生”。新学院拥有全牛津最壮丽的哥特教堂之一,以及一座宁静的回廊与草坪。其古老的城墙残段保存完好,秋冬之际常有黄叶飞舞,美不胜收。

神学院(Theology Faculty and Divinity School)

神学院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教学场所之一,其下的Divinity School讲堂建于15世纪,以繁复的扇形穹顶装饰而著称。这里不仅曾是神学授课的场所,也频繁出现在电影中,包括《哈利波特》的霍格沃茨医务室。

汉弗莱公爵图书馆(Duke Humfrey’s Library)

作为博德利图书馆最古老的部分,汉弗莱图书馆建于15世纪,以其高高的木书架与天鹅绒座椅而著称。这里禁止携包入内,也不能拍照,读者需在静谧中阅读,堪称学术朝圣地之一。电影《哈利波特》中的图书馆拍摄场景也在此取景。

大学学院(University College)

简称“Univ”,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之一,自1249年起存在。传说阿尔弗雷德大帝即此创校,但此说存疑。学院位于高街,与逻辑哲学家小维特根斯坦关系密切。这里环境安静,庭院整洁,是追求学术安宁者的理想选择。

莫德林学院(Magdalen College)

莫德林(发音为“Maudlin”)学院建于1458年,以其私家鹿园与五月节早晨唱诗传统闻名。这里的景致优雅宁静,是刘易斯、王尔德等文学大师曾经驻足之地。春夏时分,鹿园中的鸢尾花盛开,成为牛津最具诗意的角落之一。

莫顿学院(Merton College)

成立于1264年,是牛津最早建立系统奖学金制度的学院之一。学院图书馆是英格兰最古老仍在使用的学术图书馆,庭院布局严谨,宁静雅致。J.R.R.托尔金曾在此任教多年,留下浓重文学印记。

Jack's Gelato

剑桥必吃的手工冰淇淋店,以其150多种口味的手工冰淇淋而闻名。使用新鲜季节原料,每日更新菜单,包括经典口味和剑桥特色口味。成为学生们的聚集地,晚上11点营业,提供欢乐和美好回忆。

殉道者纪念碑 (Martyrs’ Memorial)

矗立在牛津圣贾尔斯街头的殉道者纪念碑(Martyrs’ Memorial),是为纪念16世纪三位宗教改革者——克兰麦大主教(Thomas Cranmer)、拉特默主教(Hugh Latimer)与里德利主教(Nicholas Ridley)而建。三人因坚持新教信仰,在玛丽一世(“血腥玛丽”)统治下被判为异端,于1555年至1556年间在不远处的布罗德街火刑柱上被处以火刑。

这座哥特复兴风格的纪念碑建于1843年,由著名建筑师乔治·吉尔伯特·斯科特(George Gilbert Scott)设计,其灵感来自于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前的十字架。尽管它的设计最初曾遭到一部分牛津居民反对,但如今它已成为牛津街头最具标志性的纪念性建筑之一。

纪念碑不远处的地面上,至今仍可以看到刻有火刑地点的十字石板。而纪念碑本身,不仅是一段悲壮历史的见证,也象征着宗教自由与信仰坚守。它提醒着过往行人,这座宁静古城,曾经也历经思想与信仰的烈火洗礼。


殉道者纪念碑 (Martyrs’ Memorial)
贝利奥尔学院(Balliol College)

贝利奥尔学院创立于1263年,是牛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,由苏格兰贵族约翰·贝利奥尔资助建立。它不仅是牛津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以其政治氛围浓厚而闻名,历届校友中包括三位英国首相:赫伯特·阿斯奎斯、哈罗德·麦克米伦与鲍里斯·约翰逊。

学院坐落于市中心布罗德街旁,外表低调,入口并不起眼,但一旦穿过院门,便能看到内部典雅的中世纪庭院和哥特风格的建筑群。图书馆藏书丰富,教堂肃穆庄严,而餐厅则保持着维多利亚时期的装潢,仿佛一瞬间将人带回几百年前的牛津学子日常。

贝利奥尔以激烈的学生辩论和浓厚的政治讨论文化闻名,甚至在19世纪末被称为“社会主义者的大本营”。而今天,虽然少了些激进色彩,学院依旧保持着其自由、进步与学术严谨的传统,是牛津最具活力与思想碰撞的学院之一。

贝利奥尔学院(Balliol College)
三一学院(Trinity College)

成立于1555年的三一学院以其宁静的庭院和富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闻名。尽管它不像部分老学院那样广为人知,但它是牛津最富有的学院之一,其花园尤其令人称道,是春夏牛津最安静宜人的散步之地之一。

这所学院还以其音乐传统著称,每年定期举办合唱和室内乐表演。虽然不像隔壁的贝利奥尔那样政治色彩浓厚,三一更像是一座理想化的学术花园,适合沉浸于书本与自然之中。

三一学院(Trinity College)
科学历史博物馆(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)

这家博物馆原名牛津科学博物馆,藏于一座17世纪的建筑内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专为科学而建的博物馆。馆藏包括牛顿的望远镜、爱因斯坦的信件,以及中世纪炼金术器具等文物。最吸引眼球的展品之一是爱因斯坦使用过的黑板,上面保留着他亲手书写的公式,静静讲述着人类求知的旅程。

科学历史博物馆(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)
谢尔登剧院(Sheldonian Theatre)

由建筑大师克里斯托弗·雷恩(Christopher Wren)设计,谢尔登剧院建于17世纪,是牛津大学的重要典礼场所。该建筑内部呈八边形穹顶,装饰着宏伟的天顶画,是牛津授予学位及举办音乐会的主要场地之一。登上顶部,还能饱览牛津全城的古典屋顶风景。

谢尔登剧院(Sheldonian Theatre)
叹息桥(Bridge of Sighs)

牛津的叹息桥本名赫特福德桥(Hertford Bridge),连接赫特福德学院两侧,横跨新学院小巷。虽然它的名字来源于威尼斯著名的叹息桥,但实际上两者在用途和风格上并无太多相似。传说这座桥是牛津最上镜的地方之一,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与明信片上,是游客“必拍打卡”地标。

叹息桥(Bridge of Sighs)
博德利图书馆(Bodleian Library)

牛津的灵魂图书馆之一,博德利图书馆自1602年起服务于大学,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,仅次于大英图书馆。它拥有超过1300万件藏品,包括莎士比亚时期的原版手稿、牛顿的文献、以及现代重要的学术期刊。游客可在导览下进入壮丽的阅览大厅,感受知识与历史的厚重气息。

博德利图书馆(Bodleian Library)
拉德克里夫图书馆(Radcliffe Camera)

这座圆形建筑是牛津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,由建筑师詹姆斯·吉布斯设计,建于18世纪,用作医学图书馆,如今归属博德利图书馆系统。外形庄严又典雅,其名字“Camera”来源于拉丁语,意指“房间”。游客虽不能随意入内,但在周边草坪拍照或绕行建筑一周,已足以感受其恢弘气度。

拉德克里夫图书馆(Radcliffe Camera)
万灵学院(All Souls College)

万灵学院是牛津最神秘的学院之一。它不招收本科生,只录取少数博士后及研究员,以卓越研究闻名。最出名的或许是它的入学考试:曾经包括一篇题目为“什么是灰色?”的作文,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之一。学院建筑宏伟、气氛静谧,是牛津最接近象牙塔本意的存在。

万灵学院(All Souls College)
圣玛丽教堂(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)

这座教堂既是牛津的大学教堂,也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。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,三位殉道主教的审判就曾在这里进行。教堂塔楼可供登顶,是俯瞰高街与拉德克里夫图书馆的绝佳地点。内部仍定期举行礼拜与音乐活动,既庄重又温馨。


圣玛丽教堂(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)
高街(High Street)

被诗人马修·阿诺德称为“英格兰最美的街道”,高街贯穿牛津老城核心地带,两侧分布着诸多学院、商铺与教堂。漫步其间,不时可见学生骑车穿梭,或身穿礼袍步入考试会场,是牛津活力与传统交织的缩影。


高街(High Street)
基督堂学院(Christ Church College)

牛津规模最大、名气最响的学院之一,由亨利八世于1546年建立。学院同时是教堂与学院的合体(Cathedral College),也因此拥有自己的大教堂。这里是《哈利波特》中霍格沃茨餐厅的取景地,而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灵感也起源于此,作者道奇森正是此校数学讲师。

基督堂学院(Christ Church College)
埃克塞特学院(Exeter College)

成立于1314年,埃克塞特学院是牛津第四古老的学院。其小巧精致的庭院和教堂被誉为牛津最美学院之一。学院培养出许多文学名人,包括《魔戒》作者托尔金。学院的屋顶花园曾登上《新娘杂志》的婚礼拍摄推荐地点,可见其景致之迷人。

埃克塞特学院(Exeter College)
新学院(New College)

尽管名为“新学院”,其实建于1379年,堪称“古老的新生”。新学院拥有全牛津最壮丽的哥特教堂之一,以及一座宁静的回廊与草坪。其古老的城墙残段保存完好,秋冬之际常有黄叶飞舞,美不胜收。

新学院(New College)
神学院(Theology Faculty and Divinity School)

神学院是牛津大学最古老的教学场所之一,其下的Divinity School讲堂建于15世纪,以繁复的扇形穹顶装饰而著称。这里不仅曾是神学授课的场所,也频繁出现在电影中,包括《哈利波特》的霍格沃茨医务室。

神学院(Theology Faculty and Divinity School)
汉弗莱公爵图书馆(Duke Humfrey’s Library)

作为博德利图书馆最古老的部分,汉弗莱图书馆建于15世纪,以其高高的木书架与天鹅绒座椅而著称。这里禁止携包入内,也不能拍照,读者需在静谧中阅读,堪称学术朝圣地之一。电影《哈利波特》中的图书馆拍摄场景也在此取景。

汉弗莱公爵图书馆(Duke Humfrey’s Library)
大学学院(University College)

简称“Univ”,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之一,自1249年起存在。传说阿尔弗雷德大帝即此创校,但此说存疑。学院位于高街,与逻辑哲学家小维特根斯坦关系密切。这里环境安静,庭院整洁,是追求学术安宁者的理想选择。

大学学院(University College)
莫德林学院(Magdalen College)

莫德林(发音为“Maudlin”)学院建于1458年,以其私家鹿园与五月节早晨唱诗传统闻名。这里的景致优雅宁静,是刘易斯、王尔德等文学大师曾经驻足之地。春夏时分,鹿园中的鸢尾花盛开,成为牛津最具诗意的角落之一。

莫德林学院(Magdalen College)
莫顿学院(Merton College)

成立于1264年,是牛津最早建立系统奖学金制度的学院之一。学院图书馆是英格兰最古老仍在使用的学术图书馆,庭院布局严谨,宁静雅致。J.R.R.托尔金曾在此任教多年,留下浓重文学印记。

莫顿学院(Merton College)
Jack's Gelato

剑桥必吃的手工冰淇淋店,以其150多种口味的手工冰淇淋而闻名。使用新鲜季节原料,每日更新菜单,包括经典口味和剑桥特色口味。成为学生们的聚集地,晚上11点营业,提供欢乐和美好回忆。

Jack's Gelato

微信中英文客服

微信
小红书
Top